索 引 號 | 640421019/2023-00012 | 發文時間 | 2023-02-03 |
發布機構 | 原州區鄉村振興局 | 文 號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有效性 | 有效 |
標 題: | 關于印發《原州區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的通知 |
各鄉鎮,區直有關部門(單位),金融機構:
《原州區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已經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固原市原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2月3日
(此件公開發布)
原州區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寧政辦發[2021]71號),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建立適應鄉村振興發展的現代農村金融體系,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投入“三農”領域,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二、目標任務
未來3年,推動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信用評價體系、風險管理體系“三個體系”,推動金融支農服務與財政支農政策協調聯動、金融機構與地方政府協調聯動、基層金融機構與基層黨組織“雙基”聯動,形成服務有平臺、信用能評估、風險可把控的“信用+金融+產業+農戶”的現代農村金融體系,實現涉農金融供給持續增加,農村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全面完善,基層金融服務網點基本滿足鄉村振興需求,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商業可持續性有較大改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
三、重點工作
(一)加強金融幫扶政策銜接
1、嚴格落實5年過渡期內“四個不摘”政策要求,保持金融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做好過渡期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切實滿足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信貸需求。貸款利息執行市場報價利率(LPR);貸款期限應符合產業發展周期,最長可延長至3年;貸款額度原則上5萬元(含)以下,對個別確有需要且具備還款能力的,可以追加貸款支持,追加貸款后單戶脫貧人口小額信貸不得超過10萬元。5萬元以上部分貸款不予貼息,也不納入風險補償范圍。
責任單位: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金融機構、各鄉鎮。
????2、以鄉鎮為單位建立脫貧人口小額信貸主責任銀行制度,對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實行名單制管理。定期組織村組干部摸查脫貧戶和監測幫扶戶生產發展情況,及時掌握和向銀行機構推薦新生貸款需求,確保有貸款意愿、符合貸款條件的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應貸盡貸,精準支持脫貧人口及監測對象發展生產增收致富。
責任單位:各鄉鎮、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金融機構。
????3、按照“化解存量、遏制增量”的目標,進一步完善風險防控長效機制,做好貸款到期提前催收、展期、續貸等工作,嚴格防控新增逾期產生。對已形成的逾期,認真分析研判逾期原因,制定“一戶一策”“一行一策”化解措施,加快清收化解進度。集中還款壓力較大的鄉鎮要提前建立到期貸款臺賬,配合主責銀行摸清借款人底數,分類制定預案,明確應對措施,嚴格控制逾期貸款形成,防止負面效應蔓延。 ??????????
責任單位:財政局、政法委、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金融機構、各鄉鎮。
???(二)優化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1、鼓勵銀行機構成立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建立服務鄉村振興的內設機構或單列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條線,優化網點布局,下沉服務重心,強化對普惠金融的系統性推動。爭取國開行寧夏分行及固原農業發展銀行兩家政策性銀行加大對鄉村振興中長期信貸支持力度,拓展批發性資金轉貸合作面,加強與地方金融機構和組織的合作。
責任單位:財政局、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金融機構。
????2、鞏固拓展“蔡川模式”“張易模式”的經驗做法,將金融支持重點由脫貧人口向一般農戶、種養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涉農企業并重轉變。全面推廣應用“鄉村振興主題卡”,推動新興支付方式在農村普及應用,推動支付結算從服務農民生活向服務農業生產、農村生態有效延伸。引導金融資源聚力地方優勢特色產業、農村就業及移民搬遷后續幫扶等金融服務重點工作,確保涉農貸款余額持續增長。
責任單位:財政局、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金融機構、各鄉鎮。
3、按照“大村建服務站、小村建便民點”的基本原則,完成150個行政村金融服務站(點)建設,為農戶提供小額取現、轉賬匯款、便民繳費等基礎金融服務,解決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對已建成的120個村級金融服務站,要完成網絡系統升級,協調鄉鎮配齊服務站工作人員,并組織銀行機構對其開展業務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機具操作,確保服務站各項功能正常發揮。對商戶負責的金融服務便民點,銀行機構要加強管理和業務指導,切實發揮便民功效。
責任單位:財政局、金融機構、各鄉鎮。
???(三)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完善區、鄉、村三級金融服務架構,依托鄉村自治組織,建立合作社等農村新型經營主體、農村黨組織帶頭人、致富帶頭人、科技特派員與貸款群眾之間多維監督約束和利益共享機制,積極配合銀行機構開展農戶信用等級評定、授信額度測算等工作。充分發揮農村熟人社會互相監督的便利條件,筑牢風險防控“防火墻”,夯實農戶共同維系金融信用基礎,營造農村金融信用環境良好氛圍。
責任單位:各鄉鎮、財政局、鄉村振興局。
(四)擴大整村授信支農模式
1、持續推進信用農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評定工作,加強信用評價結果應用,有效激活農村信用資源。進一步擴大“整村授信”覆蓋面,鼓勵固原農商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涉農機構對轄區30萬元以內農戶貸款實行免抵押、免擔保的純線上信用貸款模式,把農戶信用資產變為核心資產,進一步推動農村金融精準化、特色化發展,切實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質效。
責任單位:財政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金融機構、各鄉鎮。
2、優化完善“631”評級授信模型(農戶誠信度占比60%,家庭資產狀況占比30%,家庭基本情況占比10%),對獲得評級高的農戶,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服務。公安、自然資源、司法等部門要主動為開展整村授信的金融機構提供農戶戶籍、土地、治安等相關信息,提高整村授信質量,降低授信風險。
責任單位:財政局、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金融機構、各鄉鎮。
???(五)優化國有融資擔保體系
建立健全融資擔保體制機制,充分發揮產業擔?;鸺班l村振興擔?;鸬那藙幼饔?,按照不高于年1%的擔保費率、6-10倍的放大比例撬動銀行信貸資金支持養殖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涉農企業等經營主體發展肉牛、農作物種植、中藥材等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及農業綠色發展產業,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助力全區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對符合條件的融資擔保業務,積極爭取自治區涉農擔保費用補助和業務獎補等普惠金融專項資金補貼,并適度放寬涉農擔保貸款不良率容忍度。
責任單位:財政局、農業農村局、原州金祥擔保公司。
???(六)提升保險服務保障能力
????1、有序開展公益性森林保險險種,繼續擴大經果林、小秋雜糧、禾草苜蓿、中藥材種植及西門塔兒、安格斯肉牛等養殖業地方特色險種。在穩步拓展中央和自治區種養殖業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的基礎上,圍繞地方主導產業,因地制宜開發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深入推進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有效抵御農業生產風險,實現經營主體和農戶共同受益。
責任單位:財政局、農業農村局、保險機構、各鄉鎮。
????2、積極落實“防貧?!闭?。將國家防返貧動態監測信息系統的脫貧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作為落實家庭成員意外傷害保險及優勢特色產業保險的投保對象,為其量身打造優勢特色產業保險及家庭成員意外傷害保險,有效防范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因災因意外致貧返貧。
責任單位: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保險機構、各鄉鎮。
(七)加大直接融資支持力度
實施企業上市“明珠計劃”,建立擬上市(掛牌)發債后備企業庫,加大培育輔導保薦。積極對接寧夏區域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為轄區優質企業提供改制輔導、融資轉讓、培育孵化等一攬子服務。鼓勵涉農中小微企業在區域股權托管交易市場掛牌展示融資,提升企業知名度。支持民營涉農企業債券融資,按發債額每年給予2%的貼息補助。
責任單位:財政局、農業農村局
(八)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體系
發揮原州區農村產權流轉服務中心平臺作用,利用已設立的200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基金,放大10倍比例撬動銀行信貸資金,支持轄區內符合條件的農戶及農村土地流轉后獲得土地經營權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本人或第三人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做抵押向金融機構申請資金滿足生產經營融資需求。盤活農村土地資產,拓寬農民和種養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涉農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集約化經營融資渠道。
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財政局
(九)加大重點領域金融資源投入
創新投融資機制,發揮財稅金融政策合力,統籌財政資金,建立產業引導基金、壯大鄉村振興基金、補充政策貼息資金。通過基金引導、財政貼息、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方式,促進土地、資本、勞動力、產業要素融合;通過龍頭企業+上下游種養殖戶+經銷商,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基地+農戶”等產業鏈融資模式,支持園區建設、業態培育、龍頭壯大和品牌創建,加大對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生態經濟和光伏風電新能源等產業的信貸支持,促進城鄉產業融合。
責任單位:財政局?稅務局 農業農村局
????四、保障機制
(一)加強監測統計分析。財政局、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要根據原州區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積極推動國家和自治區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政策落實,加強鄉村振興領域融資監測監管、經營主體貸款統計分析,對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工作情況及時跟蹤督導。
(二)防范各類金融風險。金融機構要改進貸款盡職免責內部認定標準和流程,明確從業人員盡職免責范圍,在有效防范道德風險的前提下,探索對涉農貸款不良率符合監管規定的業務網點,其從業人員免于問責。
(三)嚴格評價考核機制。將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相關工作內容納入銀行業、保險業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評價考核,定期對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進行評估。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貢獻突出的金融機構,在國庫現金存放和賬戶開設方面給予傾斜獎勵。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主辦:固原市原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運行管理:固原市原州區信息中心
聯系電話:0954-2040366 電子郵件:yzqxxzx@163.com
寧ICP備10000747號????網站標識碼:6404020001 ????寧公網安備64040202000009號